从200亿到3万亿,从信用社到百强银行!25岁的北京银行凭什么?


  1996年1月8日,北京银行的前身——由北京市90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北京城市合作银行,在右安门大街65号的五层小楼前正式挂牌成立,那时它籍籍无名,基础薄弱,总资产不过200亿元出头。

  2021年1月8日,北京银行迎来了25周岁生日。

  

  △图:北京银行特色金融服务展区亮相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

  目前,北京银行总资产由成立之初的217亿元增长至近3万亿元;存款总额由183亿元增长至超过1.6万亿元;贷款总额由49亿元增长至超过1.5万亿元;净资产由10亿元增长至超过2100亿元;年度净利润由几亿元增长至超过200亿元。

  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品牌价值排行榜中,北京银行品牌价值升至597亿元,按一级资本在英国《银行家》杂志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第62位,连续7年跻身全球百强银行。

  25年,它已经是首都金融业的一张亮丽名片,成为了中国中小银行在金融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中乘风破浪、逐梦前行的一个精彩样本。

  成立初期,北京银行就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夹缝中打开发展空间,后来逐渐从被动跟随、拾遗补缺,再到另辟蹊径、创新引领,走出了一条特色化、差异化的发展道路。

  1、“首都银行”服务首都

  作为扎根首都的银行,北京银行实现了对首都重点区域“全覆盖”,坚持以“首善标准”大力支持首都城市建设、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发展。

  25年来,北京银行为两广路、地铁九号线、大兴国际机场、北京环球度假区、城市副中心职工周转房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,为“动批”、“新发地”、“锦绣大地”等疏解项目提供融资支持。

  在重大活动金融服务保障工作中,相继为2008年奥运会、2013年园博会、2014年APEC峰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;作为全球唯一金融合作伙伴,支持2019年世园会;全力支持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,为举办一届“精彩、非凡、卓越”的冬奥盛会贡献北京银行的力量。

  

  2、“普惠金融”服务小微企业

  早在2007年,北京银行就推出了“小巨人”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品牌,打造出了涵盖初创、成长、成熟整个企业生命周期、50余种产品的“小巨人”产品体系,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90多亿元增长到现在的近5000亿元。

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严重冲击,北京银行迅速行动,打造“京诚贷”、“赢疫宝”等金融抗疫产品,助力企业渡过疫情难关,实现复工复产。

  疫情期间,北京银行累计运用再贷款、再贴现资金发放贷款近300亿元,在北京地区同业排名第一,累计支持8000多家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;先后发行两批共计460亿元小微金融债,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抗疫主题小微金融债。

  3、“科技金融”支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

  25年来,北京银行充分依托北京科技创新资源高度集中的区位优势,致力推动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机结合,在行业内创造了多个第一:

  2000年,首家成立以中关村科技园区命名的管理部;2001年,首家在中关村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专营支行;2011年,首家设立中关村分行;2015年,首家设立银行系“创客中心”;2016年,首批获得“投贷联动”试点资格;2017年,发起设立“中关村投贷联动共同体”;2018年,创新设立科技金融创新中心。

  北京银行推出的科技特色产品,累计为2.9万家科技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6200亿元,服务北京市86%的中小板、85%的创业板、76%的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,科技金融贷款在中关村示范区始终排名第一。

  

  4、“文化金融”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

  2006年,北京银行向北京市委市政府递交《构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》课题,就此开启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探索之路。

  与此同时,围绕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布局,全力支持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、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。截至目前,累计为8900余户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3200亿元,首都文化金融市场份额始终位居第一。

  不仅助力博纳影业、光线传媒等一批影视公司打造出《红海行动》《战狼2》《湄公河行动》《夺冠》《金刚川》,及《烈火英雄》《决胜时刻》《中国机长》“中国骄傲三部曲”等多部主旋律影视作品,还融资支持平昌冬奥会“北京8分钟”。

  北京银行成为国内推出产品最早、小微贷款最多、支持项目最全的文化金融“排头兵”。

  

  5、“惠民金融”,满足民生

  25年来,北京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为民:

  ● 社保方面,北京市社保卡发卡量突破2426万张,覆盖全市近2500家定点机构,“京医通”项目累计发卡2451万张,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预约挂号入口,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看病就医;

  ● 教育方面,累计发放助学贷款近5亿元,累计资助近8万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,拓展“教育e通”教育行业金融综合服务方案,打造“智慧校园”生态场景;

  ● 服务方面,工会卡发卡超过500万张,覆盖北京市80%的工会会员,创新“富民直通车”模式,覆盖500余个行政村,依托“千院计划”支持超过1000家特色民宿小院建设与运营,成为金融助力脱贫攻坚、支持乡村振兴的经典案例。

  进入新时代,北京银行紧密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,顺应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新趋势,完善顶层设计、变革组织架构、强化科技赋能,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持续跑出“加速度”,不断开拓“新境界”。

  成立之初,北京银行就确立了“科技兴行”的理念,2019年,北京银行正式将数字化转型上升为全行核心战略,并制定实施了数字化转型三年发展规划,朝着打造“数字京行”的目标加速前进。

  

  △北京银行顺义数据中心

  目前北京银行已初步搭建起涵盖信息技术条线,数字金融部、数据管理部、电子银行部三大部门,以及北银金融科技公司“1+3+1”的科技治理格局。

  2020年,北京银行“京匠工程”数字化转型十大项目群启动,从平台、场景、数据、业务、风控五大维度发挥对全行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。

  得零售者得天下,已成为银行业的基本共识。

  北京银行零售转型上半场主要依托“赢在网点”项目,推动网点由支付结算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型,下半场则顺应数字经济的新特征和居民财富持续增长的大趋势,积极打造“智慧金融”、“财富金融”、“惠民金融”三大品牌。

  “智慧金融”方面,已经实现零售金融服务基本实现了全业务线上办理;“财富金融”方面,建设起涵盖理财、基金、贵金属、保险、大额存单、第三方代销等多层次、全方位的“产品超市”,打造了2000余人理财经理队伍;“惠民金融”方面,相继创新推出一系列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,让金融服务以一种更加便捷、温暖、贴心的方式触达广大个人客户。

  目前,北京银行管理的零售客户资金量(AUM)超过7700亿元,储蓄存款规模超过3800亿元,零售贷款规模接近5000亿元,连续多年荣获《亚洲银行家》杂志评出的“中国最佳城市商业零售银行”称号。

  面对当前企业、个人行为数字化的全新趋势,将大数据信息与风险预警信号紧密结合,是实现风险前瞻防控的必由之路。

  围绕构建数字风控能力,近年来北京银行开发完成了知识图谱平台系统、财务预警系统、京行预警通APP、智慧风控APP等系统和工具,利用数据挖掘、机器学习等技术,在集团客户关系识别,工商、司法、行政、舆情等外部信息整合,风险信息监控提示等方面强化系统应用,以科技赋能风险管理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
  同时,加快建设风控指挥中心,搭建风险管理信息统一平台,切实提升数字经济时代北京银行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硬实力。

  风雨多经人未老,关山初度路犹长。

  身处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时刻,北京银行将围绕“十四五”时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“双循环”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全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,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  聚焦首都“四个中心”功能建设,以“三城一区”科技创新平台,“两区”对外开放平台,“五新”经济发展为重点支持方向,积极打造科技金融、文化金融升级版。围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,加大先进制造业、制造业数字化改造、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协同服务力度,提升制造业贷款、普惠小微贷款占比。

  围绕“十四五”时期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趋势,在财富管理、信用卡、消费信贷等领域打造更多特色产品,更好满足客户财富增长带来的多元金融需求。

  北京银行将继续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,持续夯实全面风险管理体系,既防“灰犀牛”,又防“黑天鹅”。通过授权调整、流程优化、风险前置等提高快速响应和应对能力,努力让风险应对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,打造政治过硬、服务领先、智慧开放、行稳致远的北京银行。

 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,新征程呼唤新作为。

  站在25年的新起点上,迎着“十四五”时期国家和首都发展的美好前景,北京银行将以更加稳健、更加均衡、更可持续的发展态势,昂首阔步奋进在建设“百年银行”的全新征程上。